第三百三十六章 暗埋隐患

砚曦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扁桃小说www.shanghaib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340章暗埋隐患
  
  九月初六。
  
  朝廷举行明堂大典。宋哲宗来到大庆殿行礼后,改穿常服,前往紫宸殿,宰相、百官相随,众人来到宣德门宣布各项赦令。同时,苏迨被赐官承务郎,苏轼为子叩谢圣恩。
  
  大典结束后,几名官员道:“大家难得聚齐了,不如一起去司马公家祭奠一下,反正离得也不远。”
  
  大家纷纷表示同意,集体前往司马府,苏轼、苏辙也在同行的人群中。
  
  大家走了没多久,突然一人冲到人群最前面,张开双臂阻拦道:“不能去!”此人正是上个月由崇政殿说书改任崇政殿说书兼权判登闻鼓院的程颐。
  
  众人不明所以,苏辙上前一步,问道:“程大人这是何故?”
  
  程颐道:“方行吉礼,不可吊丧。”
  
  苏辙道:“从没听说过这些。”
  
  程颐一本正经地说道:“孔子说过‘是日哭,则不歌’,参加完明堂大典的吉礼怎能去吊丧?”
  
  苏轼冷笑一声,低声道:“泥古不化!这世上怎么会有这么死板、不近人情之人!”
  
  苏辙直视程颐,道:“孔子只说过‘哭则不歌’,何尝说过‘歌则不哭’?”他知程颐为人死板,喜欢搬出古礼来说教别人,故意用他的矛来攻他的盾。书中只说吊丧后不能参加吉礼,可没说参加吉礼后不能吊丧。
  
  程颐顿时哑口无言,不知如何回答。
  
  苏轼补充道:“此乃鏖槽陂里叔孙通所制定的礼。”
  
  周围官员都是学富五车之人,一听苏轼的话,便明白其中深意,哄堂大笑起来。鏖槽陂是汴京城外杂草丛生的沼泽地,叔孙通为汉高祖刘邦制定过朝仪。苏轼将程颐比喻成沼泽地里叔孙通,暗喻其乡野之人没见过世面而拘泥于小节。
  
  程颐气得满脸通红,甩袖而去,身后传来一阵阵的嘲笑声。程颐的学生太常丞贾易、左司谏朱光庭瞪了眼苏轼,追随程颐而去。
  
  三人走远后,贾易见程颐面色不悦,安慰道:“苏子瞻粗鄙无礼,先生莫要因这种人动怒。”
  
  程颐厉声道:“岂有此理!如此轻浮、玩世不恭之人,还被人众星捧月,是何故!”
  
  朱光庭道:“那是他巧舌如簧,蒙了世人的眼睛。早晚有一天,大家会知道他的丑恶嘴脸。”
  
  程颐看了眼满脸担忧的弟子,道:“我想一个人静静,你们都回去吧。”说完快步离开。
  
  朱光庭看着程颐渐行渐远的背影,双拳紧握,眼中闪过仇恨的目光,愤然道:“苏子瞻你给我等着,今日你羞辱家师之仇,他日定让你加倍奉还!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翌日。
  
  苏迨当年因体弱,四岁(虚岁)还不能如正常小孩那样行走,在杭州被辨才摩顶受戒后恢复如常。这些年除了名义上的和尚头衔外,苏迨日常生活和寻常百姓无异。苏轼想着苏迨昨日已被官封承务郎,而且也到了可以成亲的年龄,是该让他还俗了。为了保险起见,他还是写信命人快马加鞭送到杭州,征求辨才的意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